某住宅楼转换层施工方案

时间:2023-12-12来自:未知 点击:314

XXX住宅楼

转换层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施工单位审批:

监理单位审批:

XXXXXX建筑工程公司

XXXX年XX月XX日

该方案是87号文还没有实行时编制的施工方案,那时,所有施工人员在转换层施工中都处于摸索阶段。该方案是将叠合梁的设计原理应用于施工中的一个案例。

一、编制依据:

1、XXX设计有限公司《XXXX高层住宅楼》设计图纸,设计号2004-026

2、钢筋砼质量检验验收标准(GB50204-2002);

3、建筑施工手册,

4、模板工程现场施工手册,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转换层位于建筑+18.6米处,主梁断面为1000×2000、900×2000,1200×2000,800×2000,1000×2000等几种类型,次梁有500×1500,500×1200,500×1600,400×1500,600×1600,500×1700,600×1700等几种断面,次次梁有500×1000,400×700,400×900等几种形式,砼强度等级为C50,板厚200,钢筋约350吨,砼约750m3

三、施工方案

一)设计思路

转换层施工方案由于砼量大,梁断面大,对于梁模的支撑必须经过计算,砼体积大,必须对砼的施工编制合理的施工方案,处理水化热问题及养护问题,钢筋设计构造复杂,必须对钢筋进行排列,这些因素造成了转换层施工方案编制的必要性,转换层施工方案主要解决二个问题:

1、转换层的自重及施工荷载大,应解决模板支撑系统问题;

2、转换层的跨度和承受的荷载大,其配筋比较多,且钢筋骨架较高,施工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证钢筋骨架的稳定和便于钢筋的布置;

二)、方案选型;

转换层的砼自重非常大,因此确定转换层底模支撑系统是施工关健,目前,工程中转换层施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a.常规浇灌法:考虑一次支模浇灌砼成型,由于转换层的底模承受的荷载比较大,其支撑往往需要从转换层一直支撑到底层地面或地下室底板,该方案需要大量的模板及支撑材料;

b.叠合梁施工法

应用叠合梁原理将转换梁或转换厚板分两次或三次叠合成型,该方案利用第一次浇灌砼形成的梁或板支承第二次浇灌的自重及施工荷载,利用第二次浇灌的砼与第一次浇灌的砼形成的叠合梁支承第三次浇灌的砼的自重及施工荷载,采用这种施工技术,转换梁或厚板下的钢管支撑系统只需要考虑第一次砼自重和施工队荷载,因而可大为减少下部钢管支撑的负荷,减少大量的模板材料,同时因砼分层浇灌可缓解大体积砼水化热过高,温度应力对控制裂缝的不利影响;施工时应注意叠合面的处理,必要时在叠合面处采取特殊的构造处理,

c、荷载传递法,

将转换梁或转换厚板的砼自重和施工荷载通过支撑系统由若干层模板共同承担,支撑模板的数量通过计算确定,

d、埋设型钢法

在转换结构中的埋设型钢或钢桁架,将型钢或钢桁架与模板连成一体,以承受全部大梁自重及施工荷载,大梁一次浇灌成形,

综合以上几种施工方案,从技术和经济的角度,结合本工程的特点,决定采用叠合梁浇灌方案,

那叠合梁的受力特点与普通梁有何区别呢?

叠合式受力构件可分为"一阶段受力叠合式受力构件"和"二阶段叠合式受力构件"两类,前者指在施工阶段在构件下有可靠支撑,能保证在施工阶段的荷载不使构件受力而直接传入支撑,这类构件称为"施工阶段有可靠支撑的叠合式结构"。"二阶段受力叠合受力构件"是指在施工阶段简支的构件下不加支撑,而由预制构件承受施工阶段的恒载和施工荷载,待后浇的砼达到设计要求后,再在预制构件已经受力的基础上(此时施工荷载已经)由二次浇筑后形成的截面继续承担后加的恒载,以及使用阶段的楼面或屋面活荷载,这种叠合式受弯构件亦可称为"施工阶段无支撑的叠合结构"。由于转换层叠合梁的施工方法属于"二阶段受力叠合式受弯构件",所以,必须弄清是"二阶段受力叠合式的受承载力的变形能力与整浇梁有何异同"。

通过试验,发现二阶段受力叠合式受弯构件的受力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叠合梁受拉钢筋应力超前,二是后浇砼的受压应变滞后,应力超前只影响钢筋提前达到流限,从实际中知道,对叠合梁到极限强度并不降低,但"应力超前"现象并不为常值,当叠合后二次加载到受拉区砼塑性弯形时,叠合梁的受拉钢筋应变挠度和曲率随荷载的增长速度反而比较慢,但钢筋达到流限后又加快,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由于变化着的"荷载预应力"起作用的缘故,"应力超前"是不利因素,必须加以控制,荷载预应力是有利因素.后浇砼的"受压应变滞后"现象二次受力叠合梁在一次受力时,是由预应力构件的受压区砼承受压力,但在二次演戏力时,却主要由后浇砼承受压力,这种由两种砼交替受压的情况,使得后浇砼受力应变比相应的对比梁在相同的弯矩作用下受压应变小,这种现象叫"受压砼应变滞后"

"应力超前"和"应变滞后"现象是二次受力叠合梁受力性能的一对孪生现象,两者的变化规律是随着M1的增大而增大,随着h1的增大而减少,它在二次受力叠合梁受力性能中起到重要作用,

经过试验及分析得出结论,叠合梁与相应的现浇梁相比,存在"受拉钢筋应力超前"和"受压砼应变滞后"现象,但在二次受力时,其受拉钢筋的应变,挠度增长速度反而比相应对比梁慢,但钢筋达到流限后以变快,最后破坏时承载力与对比梁基本相同,只是挠度变大裂缝变宽而已,

综上所述:采用叠合梁的施工方案对结构本身承载力没有影响,

三)施工方法;

由于主次梁梁高不一致,故确定第一次砼浇筑高度按0.55h=0.55x2=1.1米施工,

总体施工顺序:升支撑架→梁底模→绑扎梁筋→埋设散热管→验收梁筋→支梁第一段侧模,按主梁高1.1米施工→加固→检查验收→模板→第一阶段砼浇筑→埋设施工缝加强钢筋→处理施工缝→梁筋修整→第二段梁侧模板施工→板底模施工→绑扎板筋、预埋水电管→验收→砼浇灌→养护。

关健工序分述:

·升支架,由于主梁立杆间距450mm,次梁立杆间距为1350mm,架体施工时,先按1350mm沿梁长方向架设立杆,在主梁位置只需增设两根立杆即可。扫地杆统一在离地面200mm处设置,第一步横杆高1400mm,第二步横杆高按梁高度要求设置,如果梁断面太小,需增设第三道横杆,两道横杆的间距不大于1700mm,

·梁底模,梁模采用钢模,施工前,必须对模板清理干净,刷脱模剂。

·扎梁筋,注意主次梁交接,吊筋安置及细部构造,钢筋绑扎完后自检合格请有关单位验收合格后进入下道工序。

·埋设散热管,由于C50砼水化热较大,在主框架梁上埋设如图所示散热管,管道走向如图所示。

·施工梁侧模、加固,按常规支侧模,关键是对拉扁铁必须按本方案要求加设。

·施工缝处理,为了让施工缝结合良好,第一次砼浇灌到施工缝处、初凝前,在砼上插50cm长直径14—25的钢筋,内外各半,间距不大于500,等到砼达到设计强度的20%后,凿掉砼表面的浮浆,然后进入下道工序,

·养护措施、由于转换层施工时,处于阴雨连绵的季节,所以加强养护是非常重要的工序,采取以下三个措施:

a、为了减小砼内外温差,采取利用散热管内的热水养护措施,

b、在砼面覆盖麻片,延长砼的风干时间及保温

c、24小时专人养护,

·局部加固措施:由于+13.5米有梁板局部比较薄弱,需要加固。必须加固到±0.00米处。

A、模板施工方案,

模板工作施工流程:垫木→扫地杆→立杆→第一步大横杆→第二步大横杆→梁底横杆→梁底模→主梁立杆加密→主次梁梁底加顶托→→第一段梁侧模施工→第二段梁侧模施工→现浇板板底模施工。

主梁支架宽度:梁宽+600mm,梁宽≥1000mm,梁底模中部加两处顶托,梁宽<1000mm,梁底模中部加一个顶托,

次梁支架宽度:梁宽+600mm,不论梁的宽度,梁底模均加一个顶托,

主次梁模板支撑系统如下图、

模板施工技术保证措施:

一、模板及其支架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地基土类别、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等条件进行设计。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

二、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对模板工程进行验收。模板安装和浇筑混凝土时,应对模板及其支架进行观察和维护。发生异常情况时,应按施工技术方案及时进行处理。浇筑混凝土时模板及支架在混凝土重力、侧压力及施工荷载等作用下胀模(变形)、跑模(位移)甚至坍塌的情况时有发生。为避免事故,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提出了对模板及其支架进行观察、维护和发生异常情况时进行处理的要求。

三、模板及其支架拆除的顺序及安全措施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模板及其支架拆除的顺序及相应的施工安全措施对避免重大工程事故非常重要。

四、安装现浇结构的上层模板及其支架时,下层楼板应具有承受上层荷载的承载能力,或加设支架;上、下层支架的立柱应对准,并铺设垫板。现浇模板及其支架安装时,上、下层支架的立柱应对准,以利于混凝土重力及施工荷载的传递,这是保证施工安全和质量的有效措施。

五、在涂刷模板隔离剂时,不得沾污钢筋和混凝土接槎处。隔离剂沾污钢筋和混凝土接槎处可能对混凝土结构受力性能造成明显的不利影响,故应避免。

六、模板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

1.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在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

2.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但不得采用影响结构性能或妨碍装工程施工的隔离剂;

3.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

4.对清水混凝土工程及装饰混凝土工程,应使用能达到设计效果的模板。

七、对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1/1000~3/1000。对钢模板可取偏小值,对木模板可取偏大值。

八、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注:检查轴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九、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底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

由于过早拆模、混凝土强度不足而造成混凝土结构构件沉降变形、缺棱掉角、开裂、甚至塌陷的情况时有发生。为保证结构的安全和作用功能,提出了拆模时混凝土强度的要求。该强度通常反映为同条件养护混凝土试件的强度。考虑到悬臂构件更容易因混凝土强度不足而引发事故,对其拆模时的混凝土强度应从严要求。

十、侧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由于侧模拆除时混凝土强度不足可能造成结构构件缺棱掉角和表面损伤,故应避免。

十一、模板拆除时,不应对楼层形成冲击荷载。拆除的模板和支架宜分散堆放并及时清运。拆模时重量较大的模板倾砸楼面或模板及支架集中堆放可能造成楼板或其他构件的裂缝等损伤,故应避免。

B、钢筋施工方案

1、材料检验、试验:

1、钢筋原材料进货,选用国有大型钢厂出厂的钢筋。厂家必须有资质和国家认证书,钢材出厂必须有合格证,钢材进场必须经过检验合格方能使用,合格钢材必须挂上合格标牌,不合格的钢筋必须清除出场。

2、复检必须经过甲方、监理与乙方共同见证取样。取样以60吨为一批取试件进行送检。

1、钢筋的加工安装:

(一)、钢筋焊接及检验:

本工程转换层现中大直径的钢筋横向连接工作量大,拟采用气压焊。

1、钢筋气压焊接:

本工程转换层竖向钢筋连接用各种方向布置的钢筋连接,拟采用气压焊接适应范围Ⅰ、Ⅱ、Ⅲ级钢筋。其直径为φ14—32,当不同直径钢筋焊接时,两钢筋直径差不得大于一级。

(1)、工艺流程:

备料、检查压接设备→用砂轮锯切割钢筋→安装夹具、夹紧钢筋→给钢筋施加初压力→用碳化焰加热钢筋→缝隙闭合后用中性焰加热→加压压接钢筋→成型后拆卸夹具、进行质量检查。

(2)、气压焊接时间:(在合理选用火焰的基础上参照下表选用)

(3)、质量要求:

1)、外观检查要求每根进行检查并记录在案,凡不合格按接头应将其切除重焊。

2)、强度试验:

要求每楼层中,以300个同类接头(指同钢种、同直径)为一批,如不足300个时仍作为一批。切取其中三个试样进行复检,如有一个试件不合格,则该批接头为不合格品。

(二)、加工:

钢筋在下料加工前,钢筋工长应按照本工程的取量要求进行编制钢筋下料表,然后编下料牌,标出编号(即构件编号)形状、直径、各部位尺寸和根数长度。

加工时应按表加工,核对钢筋的直径,量好尺寸划好标志(按先长后短搭配下料),每配好一件梁、柱或板依次放好并挂上牌。

(三)、绑扎:

严格按图要求和规范进行绑扎,绑扎时应先按图对号找料,按各件梁、柱、板图上要求进行布筋、划线、穿箍,再进行绑扎。每绑扎好一构件后再进行核对自检,挂上钢筋保护层垫块,绑扎好的骨架严禁工人上下攀登。

绑扎双层平板筋时,为了保证其截面几何尺寸,应作钢筋小凳架设钢筋的有效截面,在进行砼浇筑时应安排钢筋工人进行跟班作业。

转换层大梁钢筋绑扎顺序:

1.纵向主框架梁钢筋→横向主框架梁钢筋→纵向次梁钢筋→横向次梁钢筋→纵向次次梁钢筋→横向次次梁钢筋→板筋,(主框架梁钢筋绑扎顺序:纵向第一层底筋→横向第一层底底筋→纵向第二层底筋→横向第二层底底筋→…底筋穿完→纵向倒数第一层面筋→横向倒数第一层面筋→纵向倒数第二层面筋→横向倒数第二层面筋→…面筋完→穿箍筋→绑扎→穿腰筋→绑扎→垫保护层→检查验收→进入下一道工序)

2.加强节点钢筋的排设,先预排,达到要求后,方能施工,否则,请相关单位共同处理后,才能施工;

3.在穿筋时先穿大梁底筋,同时进行焊接,然后再穿面筋焊接。在穿电梯井四周框架梁钢筋及剪力墙暗梁筋时,必须注意顺序,否则将不能满足设计要求。

4.本工程在施工、绑扎支座筋时,由于钢筋密集,多达40根、4排钢筋。必须注意上、下排钢筋的排距和净距以及纵横钢筋交错保证有效间距。

5.在穿八支箍时,必须按顺序进行穿绑。首先放好样,大梁钢筋在箍筋的具体位置和间距。

6.在梁柱结合部位,大梁钢筋纵横交错的位置必须做好先后穿进的具体实施。

7.四周边角柱钢筋的锚固弯头密集,在穿筋绑扎时极为困难,必须做出具体实施或试绑才能进行。

8.在施工中,梁上吊筋穿入与邻边的梁吊筋打架,必须请设计做出妥善的安排顺序才能进行绑扎。

9.在梁顶预埋上部剪力墙的钢筋时必须控制好轴线位置并用红漆作好标注。在锚入梁内的柱筋必须做一至三道开口筋固定柱筋并加筋焊接固定。

(四)、钢筋施工过程中必须必须遵守的有关规定:

(一)、在钢筋施工过程中,若发现钢筋性能异常,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对同批钢筋进行专项检验。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

(二)、受力钢筋的弯钩和弯折应符合下列规定:

1、HPB235级钢筋未端应作180°弯钩,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

2、当设计要求钢筋末端需作135°弯钩时,HRB335级、HRB400级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钢筋作不大于90°的弯折时,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

(三)、除焊接封闭式箍筋外,箍筋的末端应作弯钩,弯钩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箍筋弯钩的弯弧内直径除应满足本规范第5.3.1条的规定外,尚应不小于受力钢筋直径;

2、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对一般结构,不应小于90°;对有抗震等要求的结构,应为135°;

3、箍筋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对一般结构,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对有抗震等要求的结构,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四)、钢筋调直宜采用机械方法,也可采用冷拉方法。当采用冷拉方法调直钢筋时,HPB235级的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4%,HRB335级、HRB400级和RRB400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1%,调直宜优先采用机械方法,以有效控制调直钢筋的质量;也可采用冷拉方法,但应控制冷拉伸长率,以免影响钢筋的力学性能。

(五)、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

(六)、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这是保证受力钢筋应力传递及结构构件的受力性能所必需的。

(七)、钢筋的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受力钢筋的连接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同一钢筋在同一受力区段内不宜多次连接,以保证钢筋的承载、传力性能。本条还对接头距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作出了规定。

(八)、在施工现场,应按国家现行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的规定对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焊接接头的外观进行检查,其质量应符合有关规程的规定。

(九)、当受力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或焊接接头时,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接头宜相互错开。

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及焊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35倍d(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直径)且不小于500mm,凡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及焊接的接头面积在分率为该区段内有接头的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与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

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受拉区不宜大于50%;

2、接头不宜设置在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区;当无法避开时,对等强度高质量机械连接接头,不应大于50%;

3、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中,不宜采用焊接接头;当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时,不应大于50%。

(十)、同一构件中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宜相互错开。绑扎搭接接头中钢筋的横向净距不应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25mm。

钢筋绑扎搭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1.3ll(ll为搭接长度),凡搭接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搭接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为该区段内有搭接接头的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与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

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梁类、板类及墙类构件,不宜大于25%;

2、对柱类构件,不宜大于50%;

3、当工程中确有必要增大接头面积百分率时,对梁类构件,不应大于50%;对其他构件,可根据实际情况放宽。

纵向受力钢筋绑扎搭接接头的最小搭接长度

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十一、在梁、柱类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应按设计要求配置箍筋。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箍筋直径不应小于搭接钢筋较大直径的0.25倍:

2、受拉搭接区段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5倍,且不应大于100mm;

3、受压搭接区段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10倍,且不应大于200mm;

4、当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应在搭接接头两个端面外100mm范围内各设置两个箍筋,其间距宜为50mm。搭接区域的箍筋对于约束搭接传力区域的混凝土、保证搭接钢筋传力至关重要。根据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给出了搭接长度范围内的箍筋直径、间距等构造要求。

(十二)、钢筋安装时,受力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1、钢筋安装位置的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表中梁类、板类构件上部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合格点率应达到90%及以上,且不得有超过表中数值1.5倍的尺寸偏差。梁、板类构件上部纵向受力钢筋的位置对结构构件的承载能力和抗裂性能等有重要影响。由于上部纵向受力钢筋移位而引发的事故通常较为严重,应加以避免。本条通过保护层厚度偏差的要求,对上部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偏差的合格点率要求规定为90%及以上。对其他部位,表中所列保护层厚度的允许偏差合格点率要求仍为80%及以上。

(十三)、相应的设计规范要求:

1、框架梁或连续梁的上部纵向钢筋应贯穿中间节点或中间支座范围,当中间层中间节点左、右梁端上部钢筋用量相差较大时,除左、右数量相同的部分贯穿节点外,多余的梁筋亦可按规定锚固在节点内。

1、架柱的纵向钢筋应贯穿中间层中间节点和中间层端节点,柱纵向钢筋接头应设在节点区以外。

2、在框架节点内应按图纸要求设置水平箍筋

C、砼施工方案

A、施工准备:

(一)、在编制施工技术方案时,着重考虑从选料、配合比设计、施工方法和测温养护等采取综合措施,尽力克服砼的裂缝产生。

(二)、在施工组织管理上,成立专门小组。通过精心组织、协调指挥,采用商砼,加强养护等先进技术。

(三)、施工前进行技术交底,做到人人心中有数,严格按程序及技术要求施工。

(四)、物资准备:

1、地下室储水池储蓄水并设抽水机两台,以利于养护用水。

2、贵州水泥厂产525#硅酸盐水泥200T及相配套砂、石、外掺剂。

3、检修设备,注意查漏电保护器和保持设备完好率。

4、搭设外防护架,要求高过操作层1.8米。

5、做好夜间施工照明。

6、安排好职工生活,

7、外购麻布片,养护使用。

B、施工技术措施:

1、在砼配合比设计水泥用量限定在500kg/m3以下;

2、砼入仓温度控制在30°C以内,建议降低拌合水温度和在搅拌砼前在骨料上洒水降温;

3、砂石:2—5cm碎石,砂为中砂并控制其含泥量不超过1%和3%;

4、增加外加剂掺量,减少用水量,

5、采用贵州水泥,陈放期在1个月内,但不小于10天,

(三)、施工时应做到:

1、振捣:分层振捣根据实际还可采用二次振捣,以确保砼的密实度;

2、初凝前对砼表面进行二次抹面,清除砼浮浆。初凝后,淋水养护7昼夜。

C、施工方案:

(一)、砼工程施工方案;

1、分层浇筑、回环作业:

砼浇筑从eq\o\ac(○,A)轴开始,往eq\o\ac(○,E)轴浇灌,由二台砼输送泵回环浇筑。

第一段叠合浇灌高度为1.1米,第二段浇灌高度为0.9米,每段砼采用分层浇筑,每层浇筑高度为500mm左右。

插入式振动器的操用要点:

(1)、根据结构的具体情况,可分为直插振捣和斜插振捣两种方法。

(2)、操作时要做到"快插慢拔",抽出时不停转,以防砼下面发生分层或抽妯后出现孔洞。对干硬性砼,当振捣器抽出出现空洞时,应在空洞不远处重新插入,将空洞振动填满。振捣时宜,将振捣器上下略为抽动,以使上下振捣均匀。

(3)、砼分层浇在振捣器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砼5~10cm左右,以消除两层砼之间的接缝。插入下层砼时,应在下层砼初凝之前进行,振捣棒每次移动距离,不宜大于作用半径的1.5倍。

(4)、每一插点要掌握好振捣时间,以砼表面不再下落或表面不再出浆为准,振捣时间一般为20—30秒。使用砖模、土模和钢模时振捣时间应适当延长,以使气泡能充分排除。

(5)、振捣器插点要充分排列,可采用"行列式"或"梅花式"的次序移动,但两者不得混用,以免造成混乱而发生漏振。

(6)、振捣器不宜紧靠模板,振捣时不允许将振捣棒放在钢筋上。

2、平板振动器的操作要点:

表面振捣在每位置上的振捣时间约为25—40秒,但以砼表面出浆为准。移动时应成排依次振捣前进,前后位置排与排之间应互相搭接3—5cm,防止漏振。

4、质保措施:

·校对成品钢筋的钢号、直径、形状、尺寸和数量等量是否与料单牌相符,如有错漏及时纠正增补。

·梁纵向受力钢筋采用多排列时,排与排之间应垫以直径≥25mm的短钢筋,以保持设计距离。

·箍筋的接头(弯钩叠合处)应交错布置在梁的面筋上。

·做梁的保护层垫块,在布大梁钢筋时必须考虑梁与梁相交和确定箍筋的位置和数量。在绑扎时做好先排列箍筋肢数。

·必须认真检查大梁各部位钢筋的根数、排数和净距,每绑扎好一根大梁,班组自检合格后通知工长进行全面复检,再通知质检员进行验收。

·由于转换层大梁钢筋比较多、密集,在柱、梁节点中必须认真检查锚固长度符合设计图和规范。

·在绑扎1200mm宽大梁时,由于梁太宽,中间梁纵筋无法绑扎,采用增加横钢筋点焊底筋。

·抄平放线经自检合格后报业主、监理复检并签证。

·作好技术交底,要求工人掌握操作要点,严格按要求执行,保证质量达到预定目标。

·转换层施工各工序均须严格检查、验收,并做好隐蔽资料。经过预检手续,方可进行下步工作,交叉进行时也应随时进行检查。封模前必须由水、电、暖、消防、通风安装及设计、业主、监理和市质监等单位联合检查并签字后,进行电视录相、节点照相后方准封模浇筑砼。

·各种原材料必须进行验收,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五、安全措施

为了管理好安全,进入工地上班的每个工人都要进行安全教育学习,接受安全教育交底,懂得安全的重要性,认识各种安全标识。进入工地必须戴安全帽,不准穿高跟鞋和硬底鞋上班,在高处和危险处作业必须拴好安全带。施工管理人员必须作好安全交底和加强安全检查。夜间操作要有足够的照明。所有机电设备要作好漏电保护,各项安全防护要齐全。防护架要到位。

钢筋加工房的各种机具要专机专人使用,拉直盘圆钢筋时地锚要牢固,机具切割钢筋时,地面和工作台一定要平和牢固。在高空绑扎钢筋时必须搭好脚手架,无操作平台应拴好安全带,绑扎立柱、墙体钢筋严禁沿管架攀登,应搭设工作架。

起吊钢筋时,吊物下面严禁站人和人行走。待钢筋降落准放点1M内方能靠近,就位放牢后才能摘吊钩。

班组长和安全员每天要作好安全记录,上班前经常检查机具是否良好,脚手架是否安全,对违反操作的工人进行严厉批评。

六、经济措施;

采用铝塑管D25约720米,施工缝预埋钢筋约2.5吨,人工费另行计算,

七、工期要求

见转换层施工横道图

八、设计验算;

由于文件上传时,很多图片不好传,公式传不上,所以,这部份略。


参考资料